对于孩子来说,他的认知和眼界,往往是通过环境的滋养来构建的。
就好像一个盲人,永远无法感知色彩是什么。
一个没有走出去的人,永远无法体会世界有多丰富多彩。
就连哈佛大学第一位女校长德鲁·福斯特(Drew Faust)都曾说过,“你常带孩子去的地方,就是他未来认知世界的起点。”
所以,当家长的,一定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去接触一些场景,让孩子从观察中学习思考,学习判断,构建认知框架,打开眼界。
那么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呢?
下面4个地方,会让你的孩子看的更高、看的更远,思想广度更深。
一、博物馆,知识的“海洋”
很多孩子不爱去图书馆,家长又担心孩子无法掌握到知识,针对这种情况,博物馆是最好的替代品。
在博物馆里面,除了陈列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,还有丰富的海洋物种及远古生物的化石。
每一样物品都通过生动的文字介绍了出来,让孩子可以直观认识它们、了解它们。
闺蜜家的女儿,特别不喜欢看书,有一次闺蜜带着她去了一趟博物馆,回来之后,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,突然对历史感兴趣了起来。
她央求着闺蜜给她买了好几本历史相关的书籍,读得特别起劲,现在问到她各种历史问题,她都能张口就来。
闺蜜说,一次博物馆之行,收获巨大,以后还要带孩子去更多地方看看,让她亲身体会更精彩的世界。
为什么去到博物馆的孩子,回来之后会大变样呢?
其实,孩子们通过展览激发了对知识的热情,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语言表达能力,不但能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,还能改变孩子的逻辑思维。
博物馆的种类有很多,不论是以海洋为主题、科技为主题、还是以历史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,都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,提升思维能力,让孩子看待问题更加深入。
二、大自然,激发想象的天堂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那么在农村长大的孩子,比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更有灵气。
这是因为,他们以大自然为伴,长期接触花草树木,还有各种小动物。
这样的环境,让他们学会了思考与探索,比如有孩子说,看蚂蚁搬家是一个愉快的过程。
蚂蚁浩浩荡荡的搬家队伍,吸引了孩子的目光,让孩子能够全神贯注去观察、思考,进而散发想象。
正是因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,环境变化多且快,让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,他们不拘一格,看似自由无边,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会按照标准答案形式,而是会站在更多的角度去思考。
尤其是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,多接触大自然,往往有助于缓解提升。
大自然还有一种治愈的能力,心情烦躁的时候来到大自然,心情会更加平和。
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,就像一朵云,一会是棉花糖形状,一会是小狗形状,一会又变成了其他形状,这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,让孩子变得不墨守成规,而是更有创造性。
三、图书馆,大脑的“加油站”
邻居家的孩子是一个学霸,当别的小朋友在玩手机、看电视的时候,他没事就往图书馆跑,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,每次都是班级第一,令人羡慕不已。
尤其是他的语文,每次都能够考到满分,到了学作文的时候,他也每次都能写出一篇漂亮的高分作文来。
图书馆,这个充满知识的地方,确实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。
一旦投入进来,大量阅读,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,通过阅读到的知识,去看待世界,眼界也更加开阔。
四、历史古迹,提升格局
历史古迹,是岁月的沉淀,是文化的堆积,站在那些历史古迹下面,能激发孩子的探索与思考能力。
比如,去到长城,会感慨,到底古人是怎么做到的。
而来到金字塔,会好奇,现代人做不到的事情,古人是如何做到的。
通过观察,引发思考,进而去探索。
如果说时间是一条河,那么我们每个人,都是这河里的砂砾,渺小的很。
孩子通过观察,除了掌握更多历史知识,思考及探索能力得到替身,最重要的是格局会打开。
时间总会过去,人总会在最终成为一个原子,这样想想,也就不会钻牛角尖,不会焦虑任何一件事情了。
想要让孩子的眼界更高,格局更大,大脑更有智慧,以上4个地方,一定要带孩子去看看。